华安新风

“无铃声”校园是否可行?作业熔断怎样生效……|一周教育声音

发布时间:2024-04-19 01:43:56
来源:华体会导航
作业熔断机制、“无铃声”校园……近日这些教育热点频频上热搜,我们特邀评论员、精选读者来信,回应这

      作业熔断机制、“无铃声”校园……近日这些教育热点频频上热搜,我们特邀评论员、精选读者来信,回应这些热点,评析教育问题。

      最近,浙江省杭州市行知小学附近的居民发现,学校里每天都静悄悄的,已经很久没听到铃声了。其实从这个学期开始,行知小学正在进行一个大胆尝试:取消上下课铃,把时间还给学生。具体操作是,学校给每个班级配了一个按压的铃,由班级选出铃声管理员,由铃声管理员负责按铃,提醒全班同学和老师上下课的时间。至今,这项措施已经覆盖了行知小学的三个校区共4000多名学生。

      校长的想法是,把时间还给孩子,减少老师的指令性动作,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和自律能力。如果这件事情能够做成,那么会对课程改革带来非常大的推进。“当40分钟一堂课的概念被打破,在保证每周课程总时长不变的情况下,大小课、长短课的实践也能更加自然地进行。”

      对于孩子们来说,一开始肯定会有一段适应期。比如,上课时间到了,铃声管理员却忘记按铃,孩子们还在教室外游荡。从具体实践来看,跟着时间的推移,学校在教室、操场、小广场、走廊等地方陆续安装钟表,让这一些状况得以改善。

      对于这种“无铃声校园”的探索,有不少家长给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都以为,铃声是青葱校园的一道亮丽风景,没有铃声就没有校园味了。同时,他们也疑惑:孩子当了铃声管理员后,上课注意力会不会被分散,从而得不偿失?

      与教育相关的探索和实践,确实很容易受到社会关注,并被相关各方拿着“放大镜”进行审视,这很正常。这样的实践本身,也应该多多吸取社会各方的意见,并加以完善。

      教育改革与创新,归根结底是为了孩子,只要能让孩子好,就是值得鼓励的。取消统一的上下课铃声,让学生当铃声管理员的方式,到底好不好,还是要让孩子们自己来评价。他们如果能接受、感兴趣,那么,家长乃至社会不妨多一些包容和理解,给这种探索一些时间和空间,让孩子们的成长与进步来证明一切。

      目前来看,随着“无铃声校园”的落地,学生的反馈还是积极正向的。有学生表示,要管理下课铃,刚开始时确实易影响上课,但几次之后心里就有数了,可以记住大概多久要下课,不可能影响上课效果。当然,这是一家之言还是集体感受,还有待时间给出明确结论。

      让孩子们更自律、更自主,这是教育努力的方向,至于具体路径,不妨让学校和孩子们大胆探索,不要怕试错。尝试过,就算行不通,也是一种有用的经验;反之,不去做、不愿改变,才是最大的问题。

      小学发布了一则“关于作业熔断制度的通知”。通知规定,为落实“双减”和五项管理要求,学校实行作业熔断制度,每晚9∶30停止作业,即使未能完成作业,第二天也不可能会受到老师的批评。这一通知引发网友热议,关于学生作业负担和睡眠不足问题以及作业熔断机制的可行性,再次成为讨论的焦点。

      作业熔断制度的核心是保证学生睡眠,这一点毋庸置疑,应予肯定。由于学生的个体习惯养成、不同学习阶段的作业量、不同老师作业设计的难易度等有差异,使得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很复杂。类似作业熔断制度这样看似粗暴的“一刀切”方法,也许恰是处理问题的关键。但作业熔断仅是一个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健康家校共育的切入点,除了“熔断”之外,还有必要进行家校“融合”,将熔断机制真正作为一个系统性体系进行建设,方能避免作业熔断沦为。

      实际上,该小学的作业熔断并非首创,之前在全国多个地区都有类似的实践。“熔断”本是一个普通的物理学名词,后来被股票投资市场引入,在价格波动达到某些特定的程度时强制停止交易,以避免市场波动过大,目的是保护市场的健康运行和投资者利益。在为学生减负的过程中引入熔断理念,其根本目的也在于确保学生在作业量对个体产生过重负担时,强制停止相应负担,让学生得到充足的睡眠。从作业熔断制度的设计初衷来看,显然是非常有价值的探索,不能简单以“概念噱头”评价之。

      学生的作业负担有很复杂的成因,很难通过某一方面的努力达成减负目标。因此,选择某一个关键节点来控制,并以此为逻辑起点形成一个系统性的减负生态链条,是一个可行的方案。就学生作业与睡眠时间的关系来看,设定一个时间点,强制熔断是科学可行的。但是必须要有一系列的配套措施进行配合,否则就容易陷入,解决不了学生的睡眠问题,反而让一个好思路停留在了“发明新词”的伪创新上。

      我们知道,决定学生作业量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涉及到学校及教师的作业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学生是不是具备基本的自我管理能力、家长对学生作业量的看法及教育焦虑问题、家庭教育的有效性等。作业设计决定了作业量的“基本盘”,没有作业就不存在作业熔断,但适度的作业量又是学习和巩固学习成果的必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涉及到学习及做作业的效率问题,如果自我管理能力强、学习效率高,同样的作业量就显得不大,反之亦然。我们在现实中常常发现,同样的作业量,有的学生半小时能完成,而个别学生则会拖延成几个小时。家长的教育方法的理念和家庭教育方法,则是一个重要的影响性因素,不少学生的作业量往往不是老师布置的,而是家长在学校作业之外的“加量”。其他的还有其他的学校、社会、家庭因素,都应进行充分研究和考量。

      因此,作业熔断要达到减轻学生负担、让学生有充足睡眠的目标,决不能作为一个简单的、一劳永逸的处理方法,一断了之,而应当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看待,并对系统工程的别的部分进行建设,从而形成合力。比如前文所述的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训练与提升、家长的理念更新和方法更新等,都需要系统性考虑,这才能联结为一个有效的方法体系,进而达到应有的目标。在近年来开展类似作业熔断机制的学校里,就存在个别学校只“断”不“联”,其效果自然不明显,反而有几率会成为个别学生借机逃避应有作业的“尚方宝剑”,与减负理念背道而驰。这一点,在实施作业熔断机制的过程中不可不察。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要把优质教育资源的“蛋糕”做得更大,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优质教育。这需要“家校社政”四位一体,合力共建“大教育”生态体系,更突出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反哺教育的责任,让社会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添柴加薪”,营造出“人人讲教育,处处有教育”的良好氛围。

      教育是一项集体事业,全社会都要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积极作为。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全民教育目标的实现都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关注与参与,仅仅停留在态度上的“格外的重视”是远远不足的,必须要落到实处,将理念快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教育投入与行动。要打破教育的时空限制,让教育责任植根于每个公民、每个企业、每个社会团体等为社会服务的义务中,形成教育合力,使教育真正融入到百姓日常生活中,润物无声。

      全社会要形成教育合力,需要将教育贡献力纳入社会评价体系,鼓励在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的同时,更强调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带给教育的创新动力和资源供给力,引领全社会的教育自觉行为。

      当一项新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针在推行时,最快做出一定的反应的往往是教育经济市场,而公共的教育服务体系的反应略显滞后,仅靠单方面的家庭教育投资投入的增加和学校教育改革的推行,并不能从根本上处理问题,需要每个行为个体或集体担起教育者的责任,作为教育主体回答好“建设教育强国,吾将何为”的社会命题,形成共识,一致行动,一同营造“大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

      全社会要形成教育合力,还需要统整各方力量。以科学教育为例,政府层面,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学校层面,中小学与大学开展“校校共建”,与科技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场馆开展“馆校共育”,依托各类科技城项目逐步拓展青少年科学教育的新途径;社会层面,虽然各类编程等培训班纷至沓来,专业的科学教育和专业的赛道培训助力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技能力的提升,但因资源受限,普及面还有待提升,整体的社会氛围还没形成。从长远看,还需要继续探索覆盖面更广、实施路径更便捷、教育方式更灵活的科学教育之路,逐步推动科技教育的公益化,增加社会对于科学教育的投入,扩大教育的受众面势在必行。

      展望未来,我国正处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上,基础教育所面临的时代课题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需要全社会共同担起立德树人的责任与使命,加快构建“家校社政”四位一体的“大教育”生态体系,深入推动教育公益化的发展,推动实现更高水平、更有质量的教育普及,不断满足人民对优质教育的期盼。

      近日,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研究生招生事件中的虐猫行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名专业课排名第一的考生被刷,原因疑似是其思想品德考核不过关。(4月6日澎湃新闻)

      在此之前,多名网友在网络站点平台发帖向学校反映,该名学生存在严重道德问题:曾在学校宿舍录视频虐杀猫,还加入过一个以虐猫为乐的网络团伙。一段流出的画面显示:他将一只奶牛猫放入水桶,然后用脚踩踏猫头……该考生的这一系列行为,让公众对考生的品德问题产生了质疑。

      然而,就在该生被南京大学刷下之后,在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网络站点平台传出消息,该生已确定进入兰州大学复试调剂名单。而兰州大学官微的留言,亦几乎被众多网友“洗版”“刷屏”。多数网友希望兰州大学方面采取慎重态度。

      一名考生的考研录取状况受到如此关注,是因为德是立身之本,是评价一个人是不是具备成为优秀人才的重要标准。然而,在现实的教育环境中,人们往往过于追求学术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品德的培养和考核。这种失衡的教育导向,不仅会导致学生道德观念的淡化,更可能培养出有才无德的人。南京大学此次对虐猫考生的处理,就凸显了对这种教育倾向的纠偏。

      这件事也促使人们反思高校招生中品德考核的重要性与现状。品德考核不应仅停留在形式层面,而应成为招生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高校应当建立起一套科学、全面、深入的品德评价体系,通过多方面地考察和评估,确保每一位进入学校的学生都具备基本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不过,也应认识到,网络舆论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会带来负面影响。一所大学,在面对类似事件时,保持理性客观的态度,避免被极端言论或情绪化的观点所左右,亦很必要。对于已经暴露出品德问题的学生,予以淘汰是最简单直接的方法,但给予其改正错误的机会,并通过加强教育引导,帮助其认识到错误并努力改正,或许更可显大学之风范。此外,也应鼓励更多的公众参与到教育问题的讨论中来,共同为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建言献策。

      因此,对于是否录取虐猫研考生,理性客观很重要。一方面,高校应该在招生过程中加强对品德考核的重视和投入,建立起科学、全面、深入的品德评价体系;另一方面,大学也应避免被极端言论或情绪化的观点带偏,要认识到事物并非非黑即白,要给予犯错误学生改正的机会,从而发挥育人功能。如此,才能彰显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的气度和风范。